11月24日晚,依旧在教师活动中心,在大家的热心期盼下,我院侯艳博士优雅出场,为在座的教师主讲了汉传佛教及其寺庙的文化。当晚到场的有院领导陈兰荪研究员,郭丹教授、肖华山教授,还有各系的主任和部分青年教师等。
侯艳老师是自我院建立以来聘请的第一位女博士,在学期间,潜心研究佛教文献,其博士毕业论文《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——以汉唐为中心》开拓了佛教文献美术研究的新领域。
此次讲座,侯艳博士从佛教第一寺白马寺的创始讲起,以我们旅游中常见的汉地寺庙的规模、建筑、装潢等方面的独特性为主线,用故事的形式为大家讲解了蕴含其中的深刻的佛教教义。在中国佛教史上,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。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寺。“寺”本为汉代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中高级官署通称,如太常寺、太仆寺等。随着佛教的兴起,寺院专指佛教徒聚会修行和僧人居住的地方。最初的寺庙结构与民宅相似,汉化佛寺的营造法则,一般是把主要建筑摆放在南北中轴线上,附属设施安置在东西两侧。由南向北依次为: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法堂,有的寺院还有藏经阁。东西配殿有伽蓝殿、祖师堂、观音殿、药师殿等。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中轴线左侧,包括僧房、香积厨、斋堂、职事堂、茶堂等。“客房区”则常设在中轴线右侧,主要是云会堂,以容四海来者。因佛教在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,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,如我们供奉的关公,或天王殿中各大天王手里拿着的象征物等。之后,侯博士还提到了游客在寺庙旅游时应注意的入门礼仪:如一般不走中间门而走边门表示谦卑、不功高自满。在左边就走左门,先迈左脚;在右边就走右门,先迈右脚。进寺礼拜或参观一般以顺时针方向走。因为在古印度以顺时针右绕为吉祥。
整场讲座内容丰富,生动有趣,激发了在座领导与老师的热烈讨论,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